|
藍天偉業告訴您環境監測報告不能錯過細節(上)目前,環境監測機構出具的各類監測報告均存在內容信息不完整,格式和欄目不統一,檢測方法及建議表述不夠清晰、準確、客觀等情況,致使環境監測不能很好服務社會、服務環境管理,客戶也不能及時、準確地從監測報告中了解檢測信息。 別怪藍天偉業沒提醒過你哦,編寫環境監測報告要是有以上問題,后果很嚴重…… 編制環境監測報告竟有這些潛規則…… 1、信息完整、一致: 原始記錄要具有原始性、可復現性、追溯性(特別是監測方法、規范),對監測條件有具體要求時應詳細記錄。有些信息作為監測參數可以直接用來計算結果,有的作為監測結果的必須環境條件,可以為監測數據的法律效力提供支持?傊,既要保持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又要注意原始記錄和監測報告的一致性。 2、數據的邏輯性、相關性: 常見問題:監測數據邏輯關系混亂,自相矛盾。 解決措施:對監測報告中涉及的監測數據相關性進行邏輯比較和計算檢查,按照各指標間的相關關系,檢查各指標間的數值有無矛盾之處,將理論值與實測值進行比較;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比對、驗證,找出異常數據及其產生原因,審核其合理性。 3、評價標準需適用: 常見問題:選用標準不當、沒有全面理解與正確執行標準。例如:濃度標準和總量標準執行方面已經從單純的濃度控制向濃度和總量相結合的控制方向轉變。另外,污染物排放標準中除濃度和排放量限值外,有些標準還制定了管理規定,這些規定作為標準的組成部分具備同等法律效力。 4、監測結果要準確: 常見問題: 樣品采集過程、現場質控樣品采集、樣品運輸、貯存不符合監測方法、標準、規范要求,數據處理沒有按規范要求進行數值修約、保留有效數字,對質控措施有效性沒有作出評價,空白值、精密度、準確度指標不符合要求,離群數據未剔除。 解決辦法:對質量控制容易疏漏的環節如采樣、樣品保存、分析、數據處理全過程加強質量管理和監督,對質控指標是否符合監測方法、標準、規范要求進行適當評價,檢驗數據是否離群,對離群數據作適當處理。 5、計量單位、名詞術語規范: 常見問題:使用了ppm、ppb 等非法定計量單位;錯誤地使用了法定計量單位符號。 解決辦法:組織監測人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嚴格按照要求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6、監測報告要合法: 監測報告與合同一致性方面常見問題: 監測方法選擇: 選擇客戶指定的方法、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方法。選擇客戶指定的方法,要告知客戶所選擇的方法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要求,使用非標準方法時要經過客戶確認。 監測方法偏離: 報告中應列出對監測方法偏離、增添、刪節等信息,并與客戶的書面確認記錄保持一致。 附加信息: 例如,客戶要求對監測結果的不確定度進行評定等信息,監測報告中的不確定度評定結果要符合合同中客戶要求。 |